- 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护理天地
巧用热水袋 敷走三种病
发布日期:2021-05-27 浏览次数:105588
当屋里有了暖气、空调,你是不是还记得,曾有热水袋这样的“老物件”伴着我们度过冬天?也许,从取暖的角度看,它确实要退役了,但专家指出,其实热水袋有很多功能。
缓解疼痛:在受伤24小时后,肿胀开始逐渐好转时,用热水袋热敷局部疼痛,每次20分钟左右,每天1—2次,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,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,并减轻局部肿痛。
此外,脚上循行有脾经、肝经、肾经、胃经、胆经和膀胱经6条经脉,60多个穴位,热敷脚还能起到疏通经络、活络穴位并*终达到暖身的效果。
热水袋中水温不宜太高,一般以60℃—70℃为宜。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塞子的密闭性,外面*好用毛巾包裹后再使用。
敷背止咳:热水袋灌满热水,外用薄毛巾或布包好敷在背部。可使呼吸道、气管、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、血液循环加速。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,外邪侵袭,则恶寒,发热,鼻塞;而督脉主一身之阳,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,抵抗力变低;而位于背脊上的肺腧穴有主治肺气不宣的功能。因此常用热水袋敷背,不但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,而且能让肺腧穴积极站岗,对止咳、治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。
敷颈催眠:颈部有安眠穴,主治失眠眩晕。在睡觉前将热水袋放在后颈部,会感到温和舒适,先双手发热,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,能起到催眠作用。此外,用热水袋敷颈部还能作用到大椎穴,因此对治疗颈椎病也有不错效果。
-
王培素 护理部主任 毕业于中南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,曾先后到重庆妇幼保健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**医院进修学习 [详细]
-
张何银 内科医生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,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,附二院,重庆市急救中心及成都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 [详细]
-
景静 妇产科医师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,曾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(新桥医院)进修学习 [详细]
-
罗川 现任门诊儿科主任 199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,毕业后在公立医院从事内科、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 [详细]
-
陈文辉 心内科主任 毕业于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,多次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等教学医院进修学习 [详细]
-
吴志琴 内科主任 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,曾先后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渝北区医院进修学习 [详细]